1999/12/19

開放性軟體在『平台』中演進的角色
分類:系統





從個人電腦的演進歷史上來看,從大型主機UNIX在商業的應用,作業系統在其中雖然扮演極大的角色,但難免的他的價值是隨著主機一起販售的,因此的他開放性程度很小,APPLE個人電腦在西元八十年代席捲的個人電腦的市場,但是終究抵不過IBM以相容性的PC 硬體平台架構。

同樣的例子,微軟將作業系統視為一個開放性平台的架構下,在1995年推出Windows 95 後,這四年內,也置換掉我們對於產業價值判斷的標準,從硬體的生產應用中獲利轉為從軟體創造創新中獲利,通常我們買電腦週邊用品都會附贈一些應用軟體,例如買數據機送上網的撥接點數,但是現在有愈來愈多的遊戲光碟軟體,是購買軟體送玩具,當這個價值供應鏈變更成為,買軟體送數據機的時候,整個軟體價值就不一樣了。

大型主機『平台』的時代,是應用在電腦的大量快速的計算能力,而PC個人電腦『平台』的時代,只是將這些大量快速的計算能力普及化與個人化而已,到了作業系統『平台』的時代,我們才真正的把作業流程全面的電腦化,以往開發的軟體系統往往是特殊用途的商業應用,在作業系統與網際網路的雙重應用效果下,軟體系統才真正的被大眾真正的應用。

因此,現在大家在討論下一波的趨勢到底是什麼平台,我個人認為是網路服務的平台,這個平台是沒有實體的商品,現在炒的正熱的開放性原始碼(OSS)作業系統Linux,與Cisco的路由器OS,也只是掌握部分的關鍵,試問世界上真的有那麼多人懂得程式設計與網際網路應用嗎?

在這個網路服務平台之下,所有的價值在創造一個服務型態,以往傳統的價值鏈會在加值性的服務重大的變革,有人說知識專利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未來,但是這些專利的認定與規範,如果不能在政府行政單位下有效的管理,我想不斷地提昇自己的服務內容與策略合作,將自己與競爭者拉大距離,將是這一波網路服務平台的生存之道。

總共有0個迴響